广西南宁桂国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南宁会议公司提供: 会议 酒店 会议室 旅游 考察 越南签证、旅游等业务由广西南宁桂国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提供。具体业务是:南宁会议策划及接待。接待全国各科研机构、机关、学校,各培训中心的学术研讨会、笔会、论文发布会、各类培训学习班等;企业业务洽谈会、订货会、新产品推广会、集团公司董事会、企业年会、奖评会、客户联谊会、行业研讨会等各类型会议;企业奖励旅游、赴越南商务考察及各类型商务考察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三五规划等服务。
首页 公司简介 广西会议 旅游景点 旅游线路 酒店信息 票务服务 广西出游 旅游新闻 成功案例 会议礼品 联系我们
南宁会议 | 北海会议 | 桂林会议 | 会议酒店 | 会议室预定 | 会议考察线路 | 会场布置 | 会议策划 | 同声传译、速记 | 会议旅游
签证服务
在线咨询
景点指南
支付方式
   旅游新闻 >>  韦凯钟:践行“五位一体”总布局 创新旅游扶贫新机制
   
韦凯钟:践行“五位一体”总布局 创新旅游扶贫新机制
   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大化是都阳山脉长寿带的核心地段,区域总面积为1207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40万。该区域具有世界长寿之乡的著名品牌,具有世界珍稀的长寿养生环境和世界神奇的自然景观。以东兰、巴马、凤山(即“3”)长寿金三角为核心,以天峨、大化(即“2”)为两翼,推行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建设,实行特殊的旅游政策、灵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体制,着力建成长寿养生、悠闲旅游、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带动性强的长寿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带,促进带动河池扶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

  一、构建长寿养生旅游特区的背景和意义

  东巴凤和天峨、大化五县同处红水河流域,地缘相连、人文相通、产业相近,是集寿、绿、美、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区域。

  特殊的世界长寿养生资源。东巴凤金三角是世界著名的人口长寿带,巴马县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现有百岁老人82人,每10万人中就有百岁寿星30.98人,高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东兰县现有百岁老人100人,百岁老人比例达10万分之33,是世界标准的4.7倍;凤山县现有百岁老人65人,百岁老人的比例达10万分之23,是世界标准的3.3倍;天峨、大化长寿人口比例也大大超过了中国长寿之乡的标准。

  特殊的生态养生环境。五县长寿带位于广西西部偏南、河池市的西部板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年均气温在20多度上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凉爽;森林覆盖率高达70-80%。从空气质量来看,整个长寿带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5千至2万个,是天然大“氧吧”。从水质来看,整个长寿带属小分子团的六环水,是碱性离子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特殊的世界级旅游景观。五县是红水河流域特质突出的生态旅游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国观赏奇石之乡、洞穴之乡,有绝美惊艳的巴马水晶宫、喀斯特峰丛洼地群、红水河大峡谷,以及大化、岩滩、龙滩三大电站下闸蓄水形成高峡出平湖及两岸秀美的自然奇观,拥有被国际洞穴科学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天坑凤山三门海天窗天坑群,是旅游资源集唯一性、世界性于一体旅游资源的富集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仅东兰县就有5个红色旅游景区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

  特殊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五县是壮、瑶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东兰的红水河铜鼓文化,巴马的补粮延寿习俗和七夕祭水节为世界上所独有,弥足珍贵;凤山的蓝靛瑶风情,东兰、天峨红水河流域的蚂虫另文化,大化的布努瑶和奇石文化等闻名遐迩。

  特殊的长寿食品和药材资源。五县有香猪、乌鸡、板栗、墨米、核桃、油茶、火麻、龙骨花、八角等绿色养生食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还有两面针、首乌、田七、板蓝根、杜仲、灵芝、山豆根等300多种名贵的中草药材以及壮瑶民间盛传的秘方验方,都是长寿养生产业难得的养生保健医疗基础。

  特殊的革命老区。五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主要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故乡,是邓小平和张云逸早年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韦拔群故乡。东兰、凤山、大化共有7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东兰被誉为少数民族将军之乡。

  特殊的扶持贫困地区。五县目前仍是后发展地区,是国家、自治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地区,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是喀斯特地貌最为集中的大石山区,也是河池乃至广西库区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县区,库区人口达22万人;目前仍然是广西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区之一。东巴凤和天峨、大化五县中有2个瑶族自治县,是瑶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区域,东兰、凤山、天峨也均有瑶族人口分布。

  二、建设长寿养生旅游特区是五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选择

  五县是边远大石山区贫困、少数民族贫困、老区贫困和库区贫困最为集中的区域,这是五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难题。建设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将有效地破解各个难题:

  1.有利于五县开展旅游扶贫综合开发。五县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要通过建设长寿养生旅游特区为平台,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把河池列为未来10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以及国家将滇桂黔石漠化区作为连片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的历史机遇,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各方面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以长寿养生生态旅游、开展农家乐等为先导产业,加大香猪、油茶、板栗、八角、桑蚕、长寿食品、中草药等名特优产品的开发力度,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2.有利于五县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旅游特区的建设,可以引领新型城镇化,在旅游带动下的泛旅游产业集群为产业基础,由旅游带来的消费集聚直接推动城镇化过程。同时,创建旅游特区,可使五县编制区域一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整合,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约效应,把五县打造成为广西新兴产业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长寿养生、悠闲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基地和新兴产业示范区。

  3.有利于早日建成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广西红水河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将红水河流域确定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通过创建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充分开发利用天峨至大化红水河流域与桂林山水相媲美的尚未开发的旅游处女地,依托世界长寿品牌,整合五县“红”、“绿”、“美”、民族旅游资源,加快特区建设步伐,促进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早日建成,打造继桂林山水之后广西旅游产业新一极。

  4.有利于河池市东西部同步协调发展。自治区已组织编制“柳来河”(柳州、来宾、河池)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柳来河“一轴两带三组团”的一体化发展布局,将极大地促进河池大部区域发展。柳来河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化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等,由于地缘关系、交通条件、产业融合、经济联系、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柳来河一体化发展规划对东巴凤和天峨、大化五县的辐射作用相对有限,与五县主导产业难以直接融合互补。推进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构建,从国家、自治区层面争取加大扶持力度,对东巴凤和天峨、大化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构建等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实现河池西部与东部的同步、协调发展。

  5.有利于珠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粤港澳水源安全。红水河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水系的重要支系,全长596公里,其中流经该五县就近500公里。红水河被比喻为珠江三角洲的“水塔”,红水河流域是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的“肺叶”。推进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建设,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低碳产业,不仅是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对珠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粤港澳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有利于融入东盟、走上世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与东盟国家共享资源、联合营销、共同发展的旅游合作格局已基本形成。东巴凤和天峨、大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长寿养生旅游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有着很好的旅游合作基础和合作前景。抓住每年举行“南博会”和东盟游客逐年增多的有利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建设,在汇聚人流的同时,也可实现旅游产业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聚集发展,必将成为广西融入东盟、走上世界的靓丽名片,助推广西“五区”建设和五县经济社会发展。此外,通过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建设,将为河池未来成功申报世界首座“世界长寿市”称号奠定基础。

  7.有利于融入“两江风雷”百色红色旅游产业。广西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桂西旅游联盟,覆盖百色市和东巴凤,且已初具规模,渐成气候。构建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构建,有利于以东巴凤红色旅游为纽带,以天峨、大化生态旅游为延伸,主动融入百色红色旅游产业,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完美结合,推动红色旅游产业更快发展。
  三、创建长寿养生旅游特区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创建旅游特区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战略总体部署。创建五县旅游特区,有利于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创建旅游特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给河池发展定位的具体措施。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更是明确要求河池要重点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基地。2010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和广西“十二五”旅游规划,均把红水河旅游圈列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加以建设。去年5月,全国政协调研组到河池市调研旅游扶贫工作,已提议把东巴凤三县列为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因此,创建五县养生旅游特区,是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

  创建以巴马为龙头的(3+2)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将成为广西旅游产业新一极。以巴马为代表的“世界长寿之乡”是中国生命科学的活标本、前沿基地。依托这一金色品牌,创建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必将成为叫响世界的广西旅游产业新一极。湖南张家界旅游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功,为我们构建旅游特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张家界市原为湖南大庸县,后改为大庸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地级市张家界市,仅有9600来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通过旅游立市,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胜地。而东巴凤及天峨、大化五县土地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40万人,旅游产业基础资源与张家界相近,又独具世界长寿品牌作支撑,因而构建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长寿养生旅游特区,是与张家界市由县改市、提格升级,打造旅游大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巴马虽拥有世界长寿品牌,但仅靠一县之域的吸纳量难以成就更大的辉煌。如果东巴凤及天峨、大化抱团组队,打破现行行政区划,形成五位一体,共同打造长寿养生、生态旅游特区,那巴马长寿之乡的金色品牌才能实至名归,发挥它应有的经济效应。

  四、构建长寿养生旅游特区的对策措施

  (一)创建世界长寿养生旅游特区。把抓长寿旅游特区建设摆到大工业一样的同等位置。当前,国家各种政策叠加汇聚,历史机遇不容错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重不重视、发展不发展、怎么发展?关键要看我市各级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应下大决心做大做强河池市长寿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从立市强市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定位河池的长寿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用抓工业一样的精力、人力、财力、物力去打造河池的长寿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要把做大做强做优河池的长寿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当作全市新兴支柱产业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和绩效考核,强化共识,形成合力。旅游特区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实行特殊的旅游政策、灵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体制。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实行政府结构和职能的大胆突破和有益的探索,是推进旅游特区构建的重要前提。为加快东巴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特别需要上级行政机关强有力的领导,同时也需要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辐射拉动。因此,要学习借鉴区外设立旅游特区的成功经验,尽快向国家申请设立世界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并设立管理委员会,定为河池市委、市政府直辖下的副厅级单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地方行政与旅游发展合二为一,对政府体制升级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管委会主要负责统筹长寿养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招商引资、形象营销、利益分配(财税收入的分配管理)、企业服务等,实现行政与旅游管理服务一体化。

  (二)按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推进特区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旅游特区建设,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河池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又一突破口。要依托巴马长寿养生金色品牌,把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建成集养老、养生、康体保健、旅游、度假、探秘、休闲及长寿养生食品的开发于一体的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长寿养生福地、国际异地养老基地、国际康体保健中心、世界有机长寿食品种植基地、长寿食品加工基地,把河池打造成世界首座长寿城市。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长寿养生旅游资源。要参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尽早制定出台如《旅游特区长寿资源保护办法》和《旅游特区养生长寿资源开发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以加强对长寿养生资源的保护。要紧紧围绕发展定位、发展布局要求,按照“大资源、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一体化”的思路,坚持以“统一规划、分步开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面向市场、合理利用”为原则,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以旅游特区建设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突破交通瓶颈,加快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尽快开工建设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极早启动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尽快立项、规划和开工建设;同时,要争取大化至巴马修建标准一级公路,改造县际旅游公路,实现县县通一级公路、景区通二级公路以上。二是加快红水河黄金水道设施建设,贯通云贵,直航珠江,即能实现人流物流上通云贵、下达粤港澳地区,又能开辟大化至天峨乃至贵州新的水上旅游线路。三是加快河池机场的竣工启用和计划建设巴马旅游专线机场,同时借东风发挥百色机场为我所用。为拉近百色机场与巴马的距离,有利于百色机场与我特区实现双赢,建议国家和自治区从百色机场开通一条标准的一级机场路直达巴马,尽快建成旅游特区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服务好四方宾客。四是提升景点档次和品位为重点,加强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游客承载能力为重点,加强星级酒店、度假村、汽车旅馆、“农家乐”旅馆建设,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

  (四)产业带动,实施“135”工程,打造旅游产业“航空母舰”。推进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构建,必须从长远着想、大处着手,以实施“135产业工程”为突破口,实施产业带动,努力打造旅游产业“航空母舰”。

  一是打造1部大戏:即打造1部以世界长寿文化为题材的大型民族风情音画诗实景剧——《长寿金三角》,并以此为龙头,借鉴云南的《梦幻腾冲》、贵州的《多彩贵阳》、桂林的《印象刘三姐》等知名文化品牌发展模式,赋予浓郁的休闲养生、健康长寿文化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向往,带动全市整个长寿养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建设3个基地:就是把东巴凤“金三角”和天峨、大化打造成为国际长寿养生基地、有机生态农业种养基地、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三是实施5大项目:即建设国际异地养老中心、国际康体保健中心,高端优质饮用水产业,壮、瑶中草药加工以及工艺品制造产业,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纪念商品开发等。

  (五)推行旅游产业管理“五个统一”。积极推行“五个统一”和“利税公平”新机制,构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五个统一”是指统一品牌商标,即旅游特区生产出来的长寿食品,都冠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产品”品牌商标;统一技术标准,就是旅游特区各县所有商品必须按同一技术标准进行生产,要在“种、养、销”、“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把好准入门槛,保证长寿产品的品质,严格市场准入;统一市场价格,就是旅游特区各县生产的特定旅游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不得各定各的价;统一产品加工,即在产业规划工业园区内的指定企业加工;统一产品销售,即建立统一的产品批发部。“利税公平”就是在“五个统一”的基础上,按旅游特区各县产量进行利税分成,激发各方生产积极性。

  (六)招大商、引大资,打造世界高端长寿养生旅游基地。要紧紧围绕打造世界高端长寿养生旅游产业,抢抓机遇,在招大商、引大资上下工夫,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长寿养生旅游产业开发,培育成为推动河池乃至广西区域发展的又一巨大引擎。要打破“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由特区管委会统一行使景区项目的策划、招商、协调、服务、监督、管理职能,切实抓好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为实施项目招商提供保障。要探索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试点工作,通过争取国债资金,以门票收入质押贷款和专项基金贴息贷款等融资方式,加快推进景区招商和开发建设。

  (七)争取“六特”政策惠泽特区,推动长寿养生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旅游特区”之“特”,主要体现在实行特殊的旅游政策、灵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体制,借此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推进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构建,需要国家给予“六个特殊”的政策。

  一是争取特殊财税政策。争取自治区设立旅游特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养生及核心景点打造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中央和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适度向特区倾斜。支持特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升格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享受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对符合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的项目按高新技术对待,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将东巴凤和天峨、大化的特产纳入资源税改革范畴,适当提高资源税额,增加资源属地的财政收入。改革水电税收政策,适当提高水电项目所在县税收留成比例。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东巴凤和天峨、大化纳入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区。

  二是争取特殊的投资政策。争取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支持特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安排在特区布局,重大项目优先考虑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国际金融组织和世行贷款适度向特区倾斜。

  三是争取特殊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养生、旅游、健康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特区优先布局。

  四是争取特殊的土地政策。自治区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特区倾斜,特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等用地优先列入自治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自治区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园区进行基础建设。

  五是争取特殊的金融政策。争取设立旅游特区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发展股权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证券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发行企业债券。

  六是争取特殊的人才政策。鼓励与发达地区开展人才交流,扩大旅游健康产业专业技术,推进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培养高技能、适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医养生人才,以及物流、金融、旅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紧缺人才。

 
上一篇:团队旅客乘机行李托运需实名 限重按团队合并计
下一篇:2013年五一假期南宁市旅游情况综述  
已经有1506人浏览此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南宁会议,南宁会议公司,南宁培训会议,南宁会议酒店,广西会议,越南会议,德天旅游,会议培训,会议公司,巴马旅游,南宁旅游,南宁会议室,南宁培训,越南旅游,北海旅游,桂林旅游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124号

 免费电话:800 879 8811
桂ICP备2021002601号-2   E-MAIL:qzzzc@sohu.com    MSN:qzzzc@hotmail.com
北海:13877913233  南宁:0771-3836299、13607819076    桂林:0773-2891333、13977379879     
版权所有:广西北海越南商旅会议网、广西国旅、桂林国际社、北海中旅  桂国会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北海三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