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战略手段。服务业发展得好,不但能够促进其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服务业本身也为经济增长贡献财富。刚刚结束的全区年中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做强做大服务业,将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广西构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的重要抓手。
2013年,广西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业。1-5月,广西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5.57亿元,同比增长20.6%,广西服务业发展呈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主要行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1 让现代物流为发展插上翅膀
目标:到2015年,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3-5%,培育100家全区示范性大型龙头物流企业。
现状:目前,广西物流业的基础设施还不是十分完善,物流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物流业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未来一段时期仍需要努力。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叶时湘认为,交通仍是导致广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以发往四川广元站的一车60吨大豆为例,从防城港发运比湛江港近318公里,但每吨要比湛江港高出45元。这主要是受铁路计费办法及费率、收费项目和政策的影响,如广西的沿海铁路是地方合资铁路,与国铁要分段计费,导致每票货物都要加收一次不按公里计算的基本运费(每吨在8-15元不等),而且政策还允许地方铁路运价可在国铁正常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实施8%幅度内的浮动。
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发改委表示,广西将深入实施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和港口物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介绍说,广西要重点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桂中、桂东北、桂西等四大物流区域,把南宁市打造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把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市打造成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把梧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市打造成专业性物流中心,配套建设若干个物流集散节点。加快行业物流发展,推进供应链、农村物流体系和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完善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体系,加快“无水港”建设。同时,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突出抓好综合交通骨干网络、大能力通道和主枢纽建设,强化运输体系薄弱环节,提高多式联运水平,促进综合运输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对物流体系的支撑保障能力。
2 旅游要发展成为服务业龙头
目标: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力争实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主要旅游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前10名,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现状:今年上半年,广西旅游总收入近1千亿元,同比增长20.4%。2011年,广西旅游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2012年达到1659.72亿元,相当于GDP的12.76%。
近年来,广西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旅游资源整合度差、旅游精品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方面与旅游发达省份相距甚远。
为此,广西将全面构建“一个旅游龙头、二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七大旅游发展区”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立体的旅游大交通网络;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旅游服务中心、厕所、公共标识、安全体系、汽车旅游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加强旅游安全与质量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加大旅游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推进旅游诚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3 发挥金融服务业的核心作用
目标:力争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2%以上。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达2.6万亿元,保险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左右。
自治区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广西将以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重点,全面提升广西金融业综合竞争能力。到2015年底,南宁市初步形成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机构集聚区,构建服务于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使其全方位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产权 交易等门类,完善调控、监管和经营各类机构的职能,形成金融机构集中、金融设施完善、金融服务高效、面向东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自治区金融办主任金坚强认为,金融业发展应保持一定的领先度,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引领、支撑和服务。广西要实现加快跨越发展,特别是要建成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就应该不断提升金融业“三大能力”(即支撑能力、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同时,要着力加快金融市场主体建设、促进金融各行业协调发展、增加金融资源供给总量、推进金融改革开发合作、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拓宽广西金融资源来源渠道,优化金融资源供给结构,增加金融资源供给总量。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支持,特别是争取在准入条件上给予广西特殊政策支持,以引进更多的境内外特别是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进入广西;争取组建更多的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地方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步伐;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地方小微金融主体,不断完善广西金融市场体系。
4 信息服务给力产业转型升级
目标:到2015年,全区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形成20家以上的大型行业软件企业。
亮点:今年以来,广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可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23%;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今后,广西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宽带广西”,支持开展核心网、传输网及无线接入网扩容工程,加快3G网络发展;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促进“三网”融合,推动宽带应用和创新。
加快发展软件产业,重点支持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等产品开发,大力培育发展移动互联网、三维产业、云存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网络应用软件产业,扶持大型行业软件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扶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具有东盟及广西特色的影视娱乐信息库及网络播放平台,发展数字化产品。
重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等项目,主要有南宁区域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北部湾数据资源和交换中心、西江(梧州)黄金水道信息枢纽港、广西电子政务网络和基础数据库、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广西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等。
建设信息产业六大支撑平台,包括广西软件开发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广西信息系统技术安全平台,广西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广西分中心平台、广西应用数据中心。
|
|